教育信息:教学论文多媒体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九游官网首页进入
来源:
2021-05-28 23:39:50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多媒体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吉林省临江市新市小学 王晓红
摘要: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实施素质教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整合与应用这些可供使用的资源。我认为语文多媒体教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避免进入喧宾夺主、鸠占雀巢的误区,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语:多媒体、语文教学、误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春风也悄然吹进我们的小学教学,如何使信息资源服务于我们的教育,将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科技与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个人电脑已进入千家万户。全球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对教学的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因而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实施素质教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多媒体环境下的有效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所提供的各种软件工具、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围绕要研究的主题,获得新知识、产生或者进一步实践问题九游官网首页进入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丰富的网络资源的运用不等于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实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学习需要教学环境、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有机协调,需要整合多种教学方式尤其是突破单一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有效学习的实施过程应该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行动研究,是师生持续“对话”的途径。就像有效研究性学习注重并强调实践一样,推动“有效学习”的动力也源于实践及对实践问题更深入的探讨!
多媒体环境下的语文是开放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就是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建设与教学应根植现实,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事实上,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可以说教师、学生、教材、社会环境、现实生活和各学科课程的相关知识等,特别是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都是语文教学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教学资源,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整合与应用这些可供使用的资源。因此,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教育,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与问题和问题解决主体有关知识的整合、学科整合,设计学生在课堂学习或学校教育中的经验与真实生活经验的整合、对问题的解读和解决与他人对问题的观念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向学习者提供多种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创新语文教育,优化教学环境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就某一专业领域里的专门知识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课本、粉笔、教案和黑板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在多媒体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教学则演化为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过程。尤其是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它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
因此,教师应自觉的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是教学的宗旨,实现从主导向指导转变。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为一名导学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面授讲解为主导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交互式方法为指导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通过网络,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学习。学生必须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自主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在这里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相反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难免会出现误解和偏差,因此,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语文课堂越来越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并收到良好效果。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思考,我认为语文多媒体教学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避免进入喧宾夺主、鸠占雀巢的误区,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机”的关系。这里“人”包括老师和学生,“机”是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与软、硬件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而“人”与“机”的交流是单向的。且缺乏能动的情感交流。这就决定了人机交流不能取代师生交流。因此。在多媒体的使用时间比例上,要突出教师在“教”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以“机”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用课件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话语和体态。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如果老师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注意融入情感调动因素,如音乐、朗读录音等。教学时,要关注课件运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快慢和启发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
图形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可感。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课文内容,选取许多图形图像制作课件,但是很容易忽略一个问题: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以及带来的美的愉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一一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这个图景可以因人而异。老师用现成的图形图像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受的动机是正确的.但是也要注意到这样做的同时也以自己或别人的想象取代他人。忽视了个体差异,制约甚至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因此在制作语文课件时,图形图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要过于注重课件外观的精美而添加图形图像,这样可以避免喧宾夺主也可以减小课件的容量.便于携带和运行。对于学生比较陌生或缺少相关生活画面但又与课文理解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在课件中加以呈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和再现有关图景。例如在诗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和体会诗歌的意境,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生动面面。并把它们画下来,再用实物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出来。这样既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又保护了他们的想象力。还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要注意的是语文课件中的图形图像的作用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在理科学科中,通过课件中的图形图像把抽象的定理、微观或宏观的景物直观地演示或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老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图解课文描述的人和实物.而是借助图形图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图景并加以感受或表达.其终极目标是用图形图像唤醒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进而创造新的生活图景,丰富情感体验。所以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前者在多媒体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拓展、丰富的作用。这样看来,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用二三十分钟看《红楼梦>片断来导入 或分析人物形象。是不够科学的。
总之,多媒体教学使我们的课堂产生了质的飞跃。只要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它,将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更加绚丽多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